常州市天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向专业化迈进
创办于2008年的常州市天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算是天宁最早的一批众创空间。2017年,创业中心在孵企业实现销售总收入超4.5亿元。
一
成立于2012年3月的江苏明伟万盛科技有限公司,可以称得上是创业中心的优秀“毕业生”。
“当时在创业中心办公,面积就一百多平方米。”明伟万盛是研发轨道交通智能化设备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董事长陆伟介绍,当初的创业资金来源于“龙城英才计划”的200万奖励。
2015年到2016年,明伟万盛的销售从5000多万增长到1.6亿。就在这一阶段,明伟万盛从创业中心“毕业”,搬进了天宁科技促进中心三楼。“目前我们已被华力创通全资收购,前景一片光明。”
类似明伟万盛这样的“毕业生”,创业中心已经孵化出多个,正在孵化的有95家,为社会提供超过1900个就业机会。
与此同时,创业中心收获了一批荣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省级创业示范基地、省级众创空间,获得科技部火炬中心环境资源建设项目立项,是常州市科技创业孵化服务名牌。
二
初创企业就像一个孩子,众创空间则像一个学校。交流教学经验,或是联合办学,都可以快速提高办学水平。
2012年,创业中心发起成立天宁区创业联盟,集聚全区近30家各类创业载体,建立经常性联络机制,定期举办联盟活动。通过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推动区域性载体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与此同时,创业中心的“学制”不断“延长”,把孵化服务向项目早期和加速发展两端延伸,形成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
“加上《天宁区关于促进科技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等奖励政策,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支持和帮助,可以助力我们的毕业生,将来到市场上去面对考验时,能享受一个从前到后的完整孵化体系。”创业中心副主任吕莹说到。
三
“现在,投资+孵化、线上+线下、创新+创业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混合所有制合作模式已被全社会认可接受。未来,专业型、投资驱动型的众创园区将越来越多。”天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创业中心主任查建宏说到。
现在,创业中心成立了由企业家、投融资专家、高校专家组成的创业导师团队;建成了以常州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院为主体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创办了以产业链延伸为特色的“未来星工场”创客巴士,构建起新型创业生态和创新模式。
“在向专业化迈进的道路上,我们正在不断突破尝试,比如持续推行企业定期走访制度,特别是重点项目跟踪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辅导员、创业导师和各类专家教授的作用,全面掌握园区企业发展情况,在解决企业市场开拓、投融资、团队优化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吕莹介绍,创业中心已经建立起网格化服务体系,实现让专家做专业的事。
对于未来,作为一个由区政府创办的众创空间,吕莹希望创业中心能更好地整合区域资源,结合天宁的产业特色,为区域经济向“云、大、物、移”转型提供助力。
- 上一篇:武进区8人入选省“双创计划”创新人才 2018/9/21
- 下一篇:李克强:中国决不会走靠人民币贬值刺激出口的路 2018/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