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面对挑战,越要坚定高质量发展”
愈演愈烈的国际经贸摩擦正给世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0月9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调低了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增长预期。
面对外部诸多不确定性,传统贸易企业如何应对挑战?走进本届广交会,记者在国内参展企业的展台上读取“变中求胜”的故事。
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不少中国企业推进以自主创新、自主品牌为核心的国际化。
双滚筒洗衣机、自清洁空调、飨宴冰箱……走进海尔展区,仿佛来到一个“高端卖场”。
“回想起1988年,海尔第一次参加广交会只有半个摊位、占地不足5平方米,如今海尔系列产品已走进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尔集团副总裁张庆福说,依靠科技攻关向高端转型,海尔正吹响家电“出海”的新号角。“实践证明,越是面对挑战,越要坚定高质量发展。”
自主品牌出海是衡量一个企业“出海”质量的重要指标。家电巨头海信亮出最新“出海”成绩单:今年前三季度,海信海外自主品牌销售占比60.2%,销售额同比增长27.5%,在美国、欧洲、南非等地多点开花表现不俗。
海信是中国最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与很多出海企业采取“OEM代工”不同,海信“走出去”一开始就选择打造自主品牌之路,以获取更大的市场自主权和品牌溢价能力。海信国际营销副总经理李友波说:“海外业务的持续提升,是对海信技术引领的积极回应。”
本届广交会上,记者看到有的企业因产品物美价廉,在国际市场始终占一席之地,他们也对自主创新转型升级更有信心。
青岛昌信机械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除草机、翻地机等小型机械,产品全部销往海外,其中美国市场占20%。公司对美出口业务并未受到明显影响。
“供应链越长的企业,越不容易受到贸易战影响。”公司海外业务负责人袁月以一台翻地机为例说,整个机器需要的100多种零配件在中国市场都能找到,完善的产业链布局确保该公司产品不仅质量好,还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即便加征25%关税,产品依然具有竞争力优势。”
声明: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上一篇:南北稻香村之争 警示企业发展别忘品牌保护 2018/10/22
- 下一篇:“中国市场不容小觑” 2018/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