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项通信行业标准报批公示
50项通信行业标准名称及主要内容
序号 |
标准编号 |
标准名称 |
标准主要内容 |
代替标准 |
采标情况 |
1. |
YD/T 3281-2017 |
HF无线电监测接收机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
本标准规定了HF频段无线电监测接收机通用要求,以及电性能、电磁兼容、电气安全和环境适应性的主要技术参数、指标要求和测试方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HF频段无线电监测接收机。 |
|
|
2. |
YD/T 3282-2017 |
HF移动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开场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 |
本标准规定了对HF移动和可搬移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性能参数进行开场测试的方法,包括开场测试条件、进行开场测试系统性能参数以及各项性能测试方法等,测试的性能参数包括地波测向精度、系统监测灵敏度、系统测向灵敏度、频率准确度、监测最小信号时长、测向最小信号时长、系统互调抑制度等。 本标准适用于HF频段内的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包括移动监测测向系统、可搬移监测测向系统;本标准不适用于HF固定监测测向系统的开场测试。 |
|
|
3. |
YD/T 3283-2017 |
铁路专用GSM-R系统终端设备射频指标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
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在885MHz~889MHz频段的铁路专用GSM-R系统终端设备的测试环境、频段和功率等级、射频指标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在885MHz~889MHz频段的铁路专用GSM-R系统终端设备。 |
|
|
4. |
YD/T 3284-2017 |
900/1800MHz TDMA公众移动通信系统伪基站技术检定指标和测试方法 |
本标准规定了900/1800MHz频率范围内的TDMA公众移动通信系统伪基站的技术检定指标和测试方法,包括性能及功能检定指标和测试方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900/1800MHz频率范围内的TDMA公众移动通信系统伪基站设备。 |
|
|
5. |
YD/T 3285-2017 |
无线电监测站雷电防护技术要求 |
本标准规定了无线电监测站雷电防护技术要求,主要包括综合监测楼防、小型(前置、遥控)监测站、可搬移站、天线、移动检测车和附属设施的防雷和接地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无线电监测站及相关设施。本标准不适用于机载、船载监测设施。 |
|
|
6. |
YD/T 5066-2017 |
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本规范主要规定了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设计、性能指标、网络连接要求、设备配置、网络管理系统、局站设备安装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范围为独立的,基于第三方的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不适用于传送网设备自身内置的线路监测系统。 |
YD/T 5066-2005 |
|
7. |
YD/T 5072-2017 |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
本规范对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造价控制、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合同管理及监理文件资料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通信管道工程施工监理工作。 |
YD/T 5072-2005、YD 5189-2010 |
|
8. |
YD/T 5093-2017 |
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
本规范主要规定了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验收时的设备安装、设备检查、系统性能测试及功能检查、系统管理、竣工文件、工程验收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范围为独立的,基于第三方的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不适用于传送网设备自身内置的线路监测系统。 |
YD/T 5093-2005 |
|
9. |
YD/T 5162-2017 |
通信管道横断面图集 |
本图集是规范通信管道工程中管道组群和组合方式的专用图集,为通信管道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及维护等部门提供统一的管道图集,使通信管道工程图纸做到规格统一、标准一致、表述准确。 本图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通信管道工程建设。 |
YD/T 5162-2007 |
|
10. |
YD/T 5178-2017 |
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图集 |
本图集是通信管道工程建设的人孔和手孔专业图集。本图集包括标准系列的砖砌人孔和手孔、混凝土砌块人孔及配件等。 本图集适用于新建通信管道工程。改、扩建通信管道工程应根据当地材料供应情况和施工现场条件、环境、市政要求等情况,选用本图集相关规定。 |
YD/T 5178-2009 |
|
11. |
YD/T 5237-2017 |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
本规范对互联网数据中心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造价控制、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合同管理及监理文件资料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工程施工监理工作 |
|
|
12. |
YD/T 3286-2017 |
宽带普遍服务专用固定客户端设备测试方法 |
本标准规定了宽带普遍服务专用固定客户端设备与普遍服务配置终端、局端OLT设备和管理支撑平台的协议接口、操作管理维护、性能及其它要求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宽带普遍服务专用固定客户端设备及局端OLT设备。 |
|
|
13. |
YD/T 3287.1-2017 |
智能光分配网络 接口测试方法 第1部分:智能光分配网络设施与智能管理终端的接口 |
本部分规定了智能光分配网络的网络设施与智能管理终端的接口的测试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光接入网的智能光分配网络,骨干网络或城域网络也可参考使用。 |
|
|
14. |
YD/T 3287.21-2017 |
智能光分配网络 接口测试方法 第21部分:基于SNMP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施与智能光分配网络管理系统的接口 |
本部分基于SNMP的规定了智能光分配网络的网络设施与网络管理系统间的接口的测试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光接入网的智能光分配网络,骨干网络或城域网络可参考使用。 |
|
|
15. |
YD/T 1814.5-2017 |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的远程管理 第5部分:客户终端设备管理参数 |
本部分规定了对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客户终端设备进行远程管理时的参数模板和接口参数模型。 本部分适用于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的远程管理服务器(RMS)、家庭用及企业用宽带客户网关设备和客户终端设备。 |
|
|
16. |
YD/T 2336.3-2017 |
分组传送网(PTN)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3部分:EMS-NMS接口功能 |
本部分规定了分组传送网(PTN)EMS-NMS之间的接口功能要求,主要规范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功能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PTN网元管理系统(EMS)与网络管理系统(NMS)之间的接口。 |
YD/T 2336.3-2013 |
|
17. |
YD/T 2336.4-2017 |
分组传送网(PTN)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4部分:EMS-NMS接口通用信息模型 |
本部分规定了分组传送网络(PTN)网络管理体系中EMS-NMS接口的通用信息模型和功能。 本部分适用于PTN网络管理系统。 |
YD/T 2336.4-2013 |
|
18. |
YD/T 2616.7-2017 |
无源光网络(PON)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7部分:基于XML技术的EMS-NMS接口信息模型 |
本部分规定了无源光网络(PON)网络管理体系EMS-NMS之间基于XML技术的接口规范。 本部分适用于PON网络管理系统。 |
|
|
19. |
YD/T 3288-2017 |
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 10G-EPON系统 |
本标准规定了10G-EPON系统(包括对称10G-EPON设备及非对称10G-EPON设备)的节能参数、指标要求、能效分级以及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众电信网环境下的10G-EPON系统,专用电信网也可参考使用。 |
|
|
20. |
YD/T 3289-2017 |
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 XG-PON系统 |
本标准规定了XG-PON系统OLT和ONU设备的节能参数、指标要求以及测试方法,并规定了XG-PON设备能效分级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众电信网环境下的XG-PON设备,专用电信网也可参照使用。 |
|
|
21. |
YD/T 3290-2017 |
一体化微型模块化数据中心技术要求 |
本标准规定了一体化微型模块化数据中心的技术要求,包括:适用环境、微模块典型模型、供电子系统、冷却子系统、结构子系统、综合布线子系统、管控子系统等。 本标准适用于一体化微型模块化数据中心。 |
|
|
22. |
YD/T 3291-2017 |
数据中心预制模块总体技术要求 |
本标准规定了数据中心预制模块的组成、总体要求、电气子系统、空调子系统、封闭通道子系统、布线子系统、机柜子系统、监控子系统、接口及机房环境要求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数据中心预模块。 |
|
|
23. |
YD/T 3292-2017 |
整机柜服务器总体技术要求 |
本标准规定了整机柜服务器的总体技术要求,包括:技术特点、系统架构、使用条件以及机柜与服务器节点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整机柜定制化服务器。 |
|
|
24. |
YD/T 3293-2017 |
整机柜服务器供电子系统技术要求 |
本标准规定了整机柜服务器供电子系统的系统架构、输入输出特性、内部供电方式、管理方式、结构规格等。 本标准适用于整机柜定制化服务器供电系统。 |
|
|
25. |
YD/T 3294-2017 |
整机柜服务器管理子系统技术要求 |
本标准规定了整机柜服务器管理子系统的主要部件及其接口。 本标准适用于整机柜定制化服务器的管理子系统。 |
|
|
26. |
YD/T 3295-2017 |
整机柜服务器节点子系统技术要求 |
本标准规定了整机柜服务器节点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整机柜定制化服务器的服务器节点子系统。 |
|
|
27. |
YD/T 2435.2-2017 |
通信电源和机房环境节能技术指南 第2部分:应用条件 |
本部分规定了信息通信电源和机房环境的节能原则、各项节能技术的定义、原理、特性和应用条件。 本部分适用于信息通信机房内应用的节能技术。 |
|
|
28. |
YD/T 3296.1-2017 |
数字通信用聚烯烃绝缘室外对绞电缆 第1部分:总则 |
本部分规定了数字通信用聚烯烃绝缘室外对绞电缆的术语和定义、安装及使用条件、分类与命名、电缆材料和结构、试验方法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局域网或综合布线等数字通信用聚烯烃绝缘室外对绞电缆。 |
|
|
29. |
YD/T 3297-2017 |
通信用耐火光缆 |
本标准规定了通信用耐火光缆的型式与规格、结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对防火安全有重点要求的通信局站、通信机房、数据中心、舰船、航空航天设施、矿井、核设施、高层楼宇、机场、地铁及大型公共场所等的通信系统中使用的耐火光缆。 |
|
|
30. |
YD/T 841.6-2017 |
地下通信管道用塑料管 第6部分:栅格管 |
本部分规定了地下通信管道用塑料栅格管的产品型号、分类、结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贮存等。 本部分适用于地下通信管道系统中使用的栅格管。 |
YD/T 1324-2004 |
|
31. |
YD/T 841.7-2017 |
地下通信管道用塑料管 第7部分:蜂窝管 |
本部分规定了地下通信管道用塑料蜂窝管的产品型号、分类、结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贮存等。 本部分适用于地下通信管道系统中使用的蜂窝管。 |
YD/T 1324-2004 |
|
32. |
YD/T 1464-2017 |
光纤收发器测试方法 |
本标准规定了光纤收发器的测试方法,包括接口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电气安全测试、网管功能测试。 本标准适用于光纤收发器的测试。 |
YD/T 1464-2006 |
|
33. |
YD/T 3129.2-2017 |
通信用集成光发射组件 第2部分:10x10Gb/s强度调制 |
本部分规定了10x10Gb/s强度调制通信用集成光发射组件的缩略语、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可靠性试验、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采用10通道强度调制技术的10Gb/s光发射组件,同速率其它通道数量和调制方式的光发射组件也可参照使用。 |
|
|
34. |
YD/T 3298-2017 |
基于LTE控制面的定位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
本标准规定了对支持LTE控制平面定位业务的网络架构、功能实体、协议接口、业务功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LTE系统中支持控制面定位功能的终端、基站、核心网以及位置服务客户端设备。 |
|
|
35. |
YD/T 3299-2017 |
基于用户面的定位业务技术要求(第二阶段) 平台 |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用户面的定位业务平台(第二阶段)的技术要求,包括平台的体系架构、业务支持能力、功能、以及和定位终端在实现定位业务时需要支持的消息流程(包括不同的漫游模式)、接口信令、协议、安全策略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GSM、WCDMA、TD-SCDMA、LTE网络中的定位业务系统。 |
|
|
36. |
YD/T 3300-2017 |
基于用户面的定位业务测试方法(第二阶段) 平台 |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用户面的定位业务平台(第二阶段)的测试方法,包括定位业务平台的定位方式测试、认证鉴权测试、定位精度测试、通知功能测试、版本协商测试等内容;覆盖网络始发定位测试和终端始发定位测试。 本标准适用于基于用户面的定位业务平台(第二阶段)的测试。 |
|
|
37. |
YD/T 3301.1-2017 |
基于脉冲的高速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要求 第1部分:空中接口物理层 |
本部分规定了基于脉冲的高速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空中接口协议,规范了物理层的帧结构和数据传输方式,包括调制编码方式、物理时间参数以及物理层与MAC层的接口。 本部分适用于公用电信网环境下基于脉冲的高速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专用电信网也可参照使用。 |
|
|
38. |
YD/T 3301.2-2017 |
基于脉冲的高速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要求 第2部分:空中接口MAC层 |
本部分规定了基于脉冲的高速超宽带(UWB)无线通信系统的空中接口分布式媒质介入控制(MAC)层帧格式、功能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公用电信网环境下基于脉冲的高速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专用电信网也可参照使用。 |
|
|
39. |
YD/T 2873.2-2017 |
基于载波的高速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单载波空中接口物理层 |
本部分规定了单载波高速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空中接口物理层协议,规范了其物理层的帧结构和数据传输方式,包括调制编码方式、物理时间参数、发射机和接收机指标要求,以及与MB-OFDM载波体制的兼容性。 本部分适用于公用电信网环境下的基于载波的高速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专用电信网也可参照使用。 |
|
|
40. |
YD/T 2873.4-2017 |
基于载波的高速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要求 第4部分:双载波空中接口物理层 |
本部分规定了双载波高速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空中接口物理层协议,规范了物理层帧结构和数据传输方式,包括调制编码方式、物理时间参数、发射机和接收机指标要求,以及与MB-OFDM载波体制的兼容性。 本部分适用于公用电信网环境下的基于载波的高速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专用电信网也可参照使用。 |
|
|
41. |
YD/T 3302-2017 |
LTE Diameter信令网技术要求 |
本标准规定了LTE Diameter信令网的相关技术要求,包括基本原则、网络功能、组网和路由、码号、接口和信令要求、设备要求、网管要求、安全和可靠性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引入LTE、PCC架构后的EPC核心网络,也适用于引入VoLTE后的VoLTE IMS核心网络。 |
|
|
42. |
YD/T 3303-2017 |
800MHz/2GHz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数字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
本标准规定了800MHz/2GHz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数字直放站的网路结构、无线指标、监控管理、操作维护功能、电源适应性要求、环境适应性要求及安全要求等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800MHz/2GHz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数字直放站中的无线直放站、光纤直放站、无线中继直放站、光纤中继直放站、室内分布系统放大器(包括主机、干线放大器、延伸放大器等)。工作在其它频段的数字直放站也可参照使用。 |
|
|
43. |
YD/T 3304-2017 |
13.56MHz的近场通信设备射频指标和测试方法 |
本标准规定了工作于13.56MHz频段的无线电设备的磁场强度、发射机杂散发射、接收机杂散发射、载波频率容限等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13.553MHz~13.567MHz频率范围内的无线电设备。 |
|
|
44. |
YD/T 3305-2017 |
受限应用协议(CoAP)测试方法 |
本标准规定了受限应用协议测试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受限应用协议测试的环境、测试用例、测试场景及一致性测试的具体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受限应用协议的设备研发、测试部署,并为相关标准的研究提供参考。 |
|
|
45. |
YD/T 3306-2017 |
未来数据网络(FDN)功能体系架构 |
本标准规定了未来数据网络(FDN)的体系架构和功能实体,本标准规定了FDN相关功能实体间的接口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基于FDN技术的网络。 |
|
|
46. |
YD/T 3307-2017 |
基于FDN的存储网络技术要求 |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FDN的数据中心存储网络技术要求,包括基于FDN的存储的网络功能架构、网络转发面功能、网络控制面功能及网络管理功能等。 本标准适用于基于FDN的数据中心存储网络。 |
|
|
47. |
YD/T 3308-2017 |
IP组播Ping与路径探测协议 |
本标准规定了在IP组播网络中,如何支持组播Ping协议实现对组播转发路径可达性的检查,以及如何支持组播路由探测协议,实现对组播转发路径的追踪。组播Ping与组播路径探测的布署有利于提高组播网络的运维和管理能力。 本标准适用于支持IP组播业务的网络和设备。 |
|
|
48. |
YD/T 3309-2017 |
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VPLS)与运营商骨干桥接(PBB)网络互联互通的技术要求 |
本标准规定了VPLS与PBB网络互联互通的技术要求,具体包括802.1ad、MPLS及PBB等三种接入方式下,VPLS网络架构中PBB功能的实现机制及其技术要求。本标准所涉及的互联互通主要指业务接口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帧的传送方式。 本标准适用于运营商开放基于IP/MPLS的PBB-VPLS业务。 |
|
|
49. |
YD/T 3310-2017 |
组播迁移技术要求 基于DHCP的IPv6组播迁移 |
本标准规定了IPv4网络-IPv6网络-IPv4网络架构下,通过DHCPv6下发IPv4组播地址和IPv6组播地址之间转换的组播和单播IPv6前缀信息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组播技术在各种IPv6过渡技术场景下的应用。 |
|
|
50. |
YD/T 3311-2017 |
组播迁移技术要求 基于Radius的IPv6组播迁移 |
本标准规定了IPv4网络-IPv6网络-IPv4网络架构下,通过RADIUS下发IPv4组播地址和IPv6组播地址之间转换的组播和单播IPv6前缀信息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组播技术在各种IPv6过渡技术场景下的应用。 |
|
|
- 上一篇:第五批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名单公示 2017/7/22
- 下一篇: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新领域现代服务业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 2017/7/22